“师傅”与“师父”(杜老师语文信箱)
杜老师:
某媒体说:“就艺术的源头来说,这两种艺术谁是师父谁是徒弟还真不好说。”请问其中的“师父”用得是否妥当?谢谢。
湖北读者 霍女士
霍女士:
“师傅”指“有技艺的人”,含敬意。例如:
(1)张师傅,我刚来,好多地方要向您请教,希望您多多指点。
(2)这方面李师傅经验最丰富,你得多问他。
(3)开关和保险盒都有毛病,电工师傅一会儿就来修理。
“师父”则常用作“徒弟对自己师傅的敬称”(见《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》)。例如:
(1)“师父,我来干吧。”小李边说边接过他师父手里的工具。
(2)小王很关心自己的师父,在生活中常帮助师父。
(3)郭孝子把这刀和拳细细指教他,他就拜了郭孝子做师父。
从词语使用来说,提到有技艺的人,不论有无师徒关系,都可以用“师傅”。而“师父”一般用于有师徒关系的技艺传授者。另外,“师父”也用于对和尚、道士、尼姑的尊称。例如《红楼梦》中说:
(1)因胡老爷府里产了公子,太太送了十两银子来这里,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《血盆经》,忙得没个空儿……
(2)王师父,你极会说古记的,说一个与我们小爷听听。
例(1)中的“师父”指和尚,(2)中的“师父”指诨号“王一贴”的道士。
“这两种艺术谁是师父谁是徒弟”是“传授者与被传授者”的比喻性说法,是一般性地指师承关系,宜用“师傅”不宜用“师父”。
《语言文字报》原主编杜永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