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自古英雄多受诬陷?

有句俗语叫做“自古英雄多受诬陷”,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?

为人类求火的普罗米修斯,受到了惩罚,隐喻意义是,上帝就是让人类受苦受难的,谁要是给人们带来福音,谁就要承受苦难。那么,人类是不是被上帝惩罚的生物?人间是不是渡劫的所在?在神仙眼里看来,人间就是渡劫的地方,或许就是他们眼里的地狱,而人类定义的地狱就是更加受苦受难的地方。英雄们要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奋斗,只是并不一定被所有人理解。理解的人称呼他们为英雄,不理解的人会产生各种误解误读,甚至会说他们为了自己,而不是为了大众。还有的说,他们的奋斗是以卵击石,是毫无意义的自我牺牲。其实,事在人为,英雄们做的事是每个人都希望去做的,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敢去做,并非只是能力不足,而是勇气不足,瞻前顾后,也就让事业无法实现了。人们并不是不想做英雄,只是惧惮英雄的受难,受诬陷。毕竟,很多人都无法做到那样的地步,就只能望洋兴叹,弄出各种解读来了。

夸父逐日之后,渴死了,似乎验证了英雄的付出。精卫死后,精魂化为精卫鸟,叼着石块填海。似乎英雄都要受难,也都要表现出执着的精神,上下求索,九死而不悔。而这正是一些人不愿意看到的。他们大多比较庸俗,喜欢随大流,喜欢独善其身,自己不出头,也不愿意别人出头,就说英雄是“出头的椽子先烂”,要知足常乐,而不能不知足,更不能奢求什么。其实英雄没有奢求什么,只是为了人们的利益而去奋斗,却屡屡被人误解。

英雄大多都是为了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人,除了被人们仰慕,就是被一些小人嫉妒。在封建时代,很多想要“治国平天下”的官员要给皇帝提意见,要锐意改革,却应者寥寥,即便有皇帝想要支持他,也并不是真心支持,以免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。做大做强的官员对于皇帝来说是可怕的,很容易拉帮结派,挟持皇权。于是,皇帝要限制官员的权力,最好让他们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。于是,很多想要改革的英雄人物不是被皇帝利用,就是被皇帝贬职,有的甚至被自己设置的法令束缚了手脚,被皇帝砍了头。俗话说“自古英雄多磨难”,并非都能按照自己想的做出来,也并不能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,而是要为封建统治献计献策,即便成了殉道者,也在所不惜。

展开全文

就像一道菜,众口难调。即便说好吃的人很多,也有说不好吃的。但是说不好吃的人杀伤力极大,很容易误导别人。或许,人们喜欢听到一些负面新闻,喜欢听到一些不同的认识,甚至要传播一些负能量的东西,还要私自改编,弄得谣言满天飞。当然,英雄也是人,也有一些缺点,但瑕不掩瑜,那些缺点并不会掩盖英雄的光芒。只是,很多人专注于英雄的缺点,就要加以发挥,弄得英雄像个可笑的跳梁小丑,甚至被人诟病。除了皇权忌惮英雄做大做强、笼络人心之外,就是普通人对于英雄的误解误读,甚至诋毁了。似乎普通人通过诋毁英雄来获得自身的优越感,甚至被人们称为另一种“英雄”。文学界总是有一些想要迅速出名的人,就要想办法评论名人的文章,甚至要骂一骂名人,以此出头。鲁迅先生曾经说,名人遭遇了谩骂,千万不要回骂,一旦回骂,就会把无名小卒骂出了名。

在单位里,会有一些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,只是被人们不理解。当然,也有很多嫉妒的人,并不会说他们的好处。很多警匪片里出现了一心办案的警察,甚至为了办案不眠不休,却总是被人误解,或者被黑恶势力匿名举报,也就被审查,甚至被停职了。毕竟,警察也是人,也有诸多的缺点,要是被举报,就有可能被审查,甚至被免职,自己辞职。如此一来,黑恶势力就会逍遥法外了,不过大多数审查还是客观公正的,并不会让黑恶势力得逞。人们希望尽职尽责的警察出现,不希望只是应付官场迎来送往的警察出现,更不喜欢一些只是走公务程序,却不会尽职尽责的警察。

老师也是如此,一些老师会成为模范,会成为先进代表,倘若不是领导,就会被嫉妒,甚至被人们称为有点冒傻气。其实,社会本身是不公平的,权贵们把持了优势社会资源,当然不会轻易让出,也不一定会为人们办实事。本来,他们应该为人们办实事,有那样的实力,也能够办成。但是,他们偏偏紧握权力和资本,不肯松动一毫一厘,也就不会全心全意为人们办事了。反倒是具备普世情怀的人要给人们办实事,还要办好事,即便被误解,也在所不惜。“自古英雄多磨难”,扛得过去就是英雄,扛不过去,就会折戟沉沙,英名顿失。

屈原被陷害,流放汨罗江;岳飞被陷害,惨死风波亭;史可法被诬陷,英勇就义;袁崇焕被诬陷,也被治了罪。并非他们不想报效国家,而是报效国家太过了,投身其中,不能自拔,以至于被孤立,被陷害,甚至惨死奸臣之手。看来,做英雄并不容易,即便是单位里的骨干精英也要防备被诬陷,甚至要随时准备接受审查,而不能在审查时一蹶不振。

自古英雄多受陷害,需要英雄们扛住,也需要人们不要做群小,让体制给予英雄们生存的土壤和空间,让他们大胆往前走,给人们创造更多的幸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热门